close

  中新社成都11月19日電題:“海歸”互聯網上賣包子
  作者 付敬懿 徐楊禕
  據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預計,2013年中國將迎來史上最大“海歸”潮,而這些“海歸”回國後又將如何避免成為“海待”(海帶)呢?
  在四川成都,就有“海歸”利用互聯網“線上”、“線下”賣起了包子。
  “一個‘土鱉’加四個‘海龜’,產生能量無窮的‘元氣’。”在微博、微信等新興社交平臺上,“元氣鮮汁手工包”悄然出現,這個包子店正是由2名“海歸”、2名在美留學生和1名西南交大的畢業生共同創辦的。
  19日下午,記者來到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洗面橋東一街的“元氣鮮汁手工包”包子店。雖然店門處於半開狀態,但等候買包子的隊伍早已排開。
  “海歸”回國賣起了包子,大家都覺得新奇,但對包子店老闆、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本科畢業生盧懷抒來說,這並沒有什麼。“其實我們沒什麼不同,只是到國外上了幾年學,學了幾年外國的文化而已。”
  “留學生的身份並不能給我們帶來什麼。”盧懷抒說,他們以新手的身份入行,在找店鋪等方面都會遇到問題,不會因留學生身份而有所不同。“不過在國外的經歷,可以給我一些其他獨特的視角”。
  “開包子店也是五個人聊出來的決定。”盧懷抒說,五人天南海北地聊,最後聊到了早餐。當時她剛從國外回來,見到成都大街小巷全是麵店,而如今城市生活節奏很快,吃面又比較浪費時間。“也記不清是誰提出開包子店這個主意,大家一拍即合,聊到了凌晨1點。”
  此後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查,盧懷抒和小伙伴們製作了一份詳細的創業計劃書,囊括項目優勢、市場、競爭對手、定價、發展等多方面,併在這期間找到了鋪面。五個人每人投資數萬元,正式開起了包子店。
  “傳統行業在互聯網興起的背景下,肯定要發生變革、改革,是一個轉折點,這是我們五人的共同認識。”包子店的另一位老闆衛濤說,在互聯網環境下,他們改造傳統行業經營模式,用互聯網的思路來做。
  衛濤說,包子店開通微博微信和QQ群,由仍在美國念書的蔡鄭宇、黃柳蓉負責店鋪微信、微博推廣等“線上”工作。“我們每個月會徵集網友們的意見,由網友們投票選出最想吃的新口味,也有網友看到微博專程找到來買的。”
  目前,五個小伙伴按照計划進行著他們的創業,每天能賣出上千個包子。“這和我們的前期規劃差不多。”衛濤表示,這家店只是他們的一個起點,未來將把它做成餐飲管理公司的模式,做成一個連鎖化的品牌去經營。
  “腳踏實地,這樣是值得我們支持鼓勵的。”來買包子的老人劉順興表示,現在有很多“海歸”回國之後,因工作不稱心而東挑西挑,很少能像這幾位店主一樣出來買包子。“這是是他們的起步,我相信他們能做得更好。”(完)  (原標題:“海歸”互聯網上賣包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z89wzrfm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